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题: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度提升:大额刷卡、小额扫码、现金兜底

新华社记者

一张名为“Shanghai Pass”的多用途预付费卡19日在上海发行,至今已有约800人次购卡,上海浦东国际机场、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多处地方留下外国人使用记录。这是上海推出的一项创新之举,目的是提升入境游客小额支付便利度。

因支付习惯不同,部分外籍来华人员遭遇支付难问题。记者近日在上海、北京、广州等地采访发现,“大额刷卡、小额扫码、现金兜底”的支付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,市场出现一些创新支付产品,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度正在不断提升。

支付方式越来越多元

“Shanghai Pass”正面印有东方明珠、石库门等具有浓郁上海特色的建筑图案,背面印有二维码,扫码可获得中英文使用指南。

据上海都市旅游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瑶介绍,“Shanghai Pass”采取不记名、不挂失、不提现形式,最高储值额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。

为了方便外籍来华人士,购卡、充值、退资、维修服务点涵盖上海浦东、虹桥交通枢纽以及部分客流量大的地铁站点服务中心。

5月22日,游客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纪念品商店使用“Shanghai Pass”购买了一支文创雪糕。新华社记者陈爱平 摄

在上海,“Shanghai Pass”可用于乘坐公交、地铁、出租车、轮渡等交通工具,也可在文旅场所及商超便利店使用。这张卡片还能在北京、西安、桂林等33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使用。

上海这一新举措,是各地持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度的缩影。

四川成都,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境外游客热门打卡点,“汤尤杯”比赛期间每日外卡业务受理超200人次。基地除了在售票方面完善外卡支付受理功能外,还在不断扩大商户外卡受理范围。

一名来自欧洲的外籍游客在熊猫基地礼品商店,通过外卡刷卡支付购买熊猫玩偶后,竖起大拇指连连说道“喜欢熊猫、喜欢成都”。

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州市站前路支行,境外人士穆杰布向工作人员提出了希望利用境外银行卡取现的需求,网点人员即刻引导客户前往自助设备区进行取现操作。

考虑到穆杰布的日常需求,工作人员还为他兑换了一套包含1元、5元、20元及50元面额的200元人民币“零钱包”,同时协助他完成了微信账户与手机的绑定。“在中国支付太方便了!”穆杰布感到格外高兴。

兔儿爷是北京泥彩塑的一种,“老北京兔儿爷”具有400余年的历史。位于北京杨梅竹斜街的“老北京兔儿爷”店主张忠强说:“今年4月以来,小店接待的外国游客更多了,其中外国人使用支付宝的比例较此前增长了20至30倍。”

微信支付介绍,2024年3月境外来华用户日均交易人数比去年7月全面升级外卡服务前增长超3倍。支付宝平台显示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入境宾客绑外卡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倍,用支付宝做国际游客生意的中国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4.5倍。

便利支付场景越来越丰富

上海地铁豫园站,西班牙自由行游客米格尔、伊琳娜夫妇在这里用支付宝购买了两张前往静安寺站的地铁票。

米格尔说:“在北京、上海旅游期间,所经过的景区、商店、地铁站都支持移动支付,非常便利。”

记者走访多地发现,从地铁到博物馆、从大商场到特色小店,外籍来华人员便利支付场景更加丰富。

走进位于北京朝阳区的蓝色港湾,可以看到一些商家收银台前放有Alipay+的便利支付指南,多处摆放有英文提示牌,指导外籍游客如何绑定Visa国际卡或境外电子钱包进行移动支付。

一名巴基斯坦游客在北京蓝色港湾一家餐馆吃完饭后用巴基斯坦“支付宝”——“纳雅贝支付”(NayaPay)进行扫码付款。新华社发

“现在我们这里连卖鸽粮的小商户都能用二维码做跨国生意了。”蓝色港湾商圈总经理张晓飞表示,支付便捷度是营造消费友好体验的重要一环。

行走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,在多个景区门票站均可看见中国银联跨境支付指南、入境游客移动支付指南等。

多次来中国的美国游客司徒明说:“每次来中国都能收获不同的惊喜,现在中国的交通、支付都越来越方便了!”

消费场景日趋丰富的背后,离不开各地在支付服务软硬件上的投入。

今年6月底前,北京将进一步扩大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面,在全市三星级及以上酒店、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增设一批支付服务设施;上海今年将增加8万台外卡POS机,实现全市核心商圈、机场码头、地铁车站、三星级以上饭店、3A级以上景区等全覆盖;广东已向出租车、餐饮等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超57万个标准化“零钱包”,充分满足找零需求……

不断在服务细节上发力

英国游客简·史密斯告诉记者,考虑到不是所有的场景都支持信用卡和现金,她很愿意“入乡随俗”学习移动支付,但绑卡程序还比较繁琐,“初始阶段不那么‘丝滑’”。

为了更好帮助外籍来华人员解决支付问题,多地推出更细致的服务举措。

广州白云机场在入境旅客必经路口、醒目位置设立境外来宾支付服务咨询台,现场工作人员“手把手”帮助入境人员开通电子支付;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、上海市宝山区、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等多方合作,在欢迎国际邮轮旅客活动中增设移动支付辅导、手机卡开设等服务……
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让外籍来华人员有“在家消费”一样的感受,细节上仍有提升空间。

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,拓宽软件应用服务的外语语种;提升即时结算通过效率;促进合规数据跨境流动,突破支付限额;加强线上个人信息保护……

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表示,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,对于优化营商环境、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着重要意义。未来还需要政府、金融机构、平台、企业等进一步形成合力,把推动支付便利化的各项工作落实落细。(记者陈爱平、阳娜、孟盈如、胡旭)